客製、多層次加工的競爭核心-製程

金益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緣起

金益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在ERP導入之前,所遇到的瓶頸如下:

  1. 成品庫存每批餘量過高 (因客製單次品多)。
  2. 特殊品生產經驗不易累積易再次出錯。
  3. 現場生產定容分LOT後進度掌控常有疏漏。

 計畫內容及目標

導入ERP後將整合分類,配合研發生技單位的QC工程表、轉化成Run Card記載標準作業程序及異常經驗提示警語;再加上現場條碼化LOT進度即時回饋、並達成以下目標:

  1. 精準指示下料數量、降低不良異常、掌握成品批量、降低成品餘量。
  2. 即時回饋各LOT進度、易於確定數量及精確,掌握落後時間;便於有效調度而不疏漏,達到足量準時出貨。

實施方法及過程

討論中從單位成本與批次成本分析;找出核心競爭及努力的方向,說明如下:

  1. 計算現有產品單位成本原料幾乎不到30%,人工與製造費用超出70%。
  2. 銷貨毛利約在30%。
  3. 庫存多做3%~5%(因擔心準時足量出貨,尤其首次生產又多製程),最後以下腳廢鐵出售。
  4. 以批次成本為基準則毛利明顯不如預期只有25%~27%。

從以上數據明顯的說明人工、製費、多做備品庫存是改善的重心,更明確的說即是製程經驗如何提昇,使其能傳承化、數位化與類比化,ERP系統若從此特性強化,如果4億營業額(實際應更大)透過製程系統化,經驗累計數位與類比化,提昇1%毛利應不是問題,4百萬的獲利即能還本,又可建立經驗資料庫,累積成長遠競爭資料庫。

改善步驟如下:

  1. 首先組織成立虛擬研發團隊,將各項製程最有經驗人員整合起來。
  2. 解析產品完工要素(材質、規格、加工…等)的各項因子,轉列為系統資料庫內的數據化、類比化的關鍵值,同時為業務報價、接單時的必要收集入系統資料。
  3. 建構完善QC工程表系統化、流程表(RUN CARD)的看板資訊透過系統數據化及類比化的提供。
  4. 配合上現場管理票條碼化的即時回饋掌握進度及異常資料收集。整合後的系統,從接單透過系統累計生產製程各項可參考類比經驗,達到品質條件下的準時與成本最佳化,不斷強化競爭核心 。

成果及效益

  1. 有系統的累積生產經驗,透過類比資料庫一次再一次讓好的生產方法,現場實作的調整有效的邁向最佳化。
  2. 當系統化兩年後,累積的資料庫資訊即發揮出強有力的效果讓原有配合訂單量會多生產的庫存品下降50%(從下料時流程表即類比出經驗值,明確告知下料量而不用擔心不足量,再將此客製化,最佳的生產模式:如調機、生產程序、注意事項…各項要因,皆能傳承與再利用)。
  3. 隨著西進大陸,將累積在資料庫的資訊移植到廣東一廠、太倉二廠,皆能順暢快速建構量產機地(透過分解後的因素形成訓練的基礎生產動作與知識,且能快速建立完善QC工程表,有效的下達到流程表及現場的管理票;即把有效數      據與方法表格化,再利用看板精神將其完全發揮)。
傢俱鋼管系統化

鴻元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緣起

鴻元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傢俱鋼管生產公司,在導入科展ERP軟體系統之前,已使用過自行開發之軟體系統,因不敷使用需求,又引進國內知名軟體廠商ERP軟體整合系統,但因始終無法達到預期之管控目的,另行評估合作ERP廠商,以解決如下問題:

  1. 鋼管業難以管控的庫存及餘料。
  2. 難以掌握的製管及切管之生產製程。
  3. 委外加工流程掌握及鋼捲料之裁剖計算管控。
  4. 現場效率之即時計算。
  5. 排車出貨安排及託運績效計算。
  6. 估價緩不濟急。

以上問題,導致產能經常性不明,餘料難以估算,庫存不明積壓資金甚鉅。經各方面之評估後,引進科展ERP系統並配合專案導入流程,進行改善計劃。

計畫內容及目標

實施科展ERP整合系統導入之改善計劃,期能達到流程改善、並達到下列之目標:

  1. 導入製管及切管生產排程及製程管理系統,使製管及切管通關移轉順暢。
  2. 鋼帶預領實領流程管制用料及領繳庫存精確。
  3. 導入製管及切管日報及效率計算流程。
  4. 導入委外裁剖分條計算機制,以管制委外流程及用料。
  5. ERP直接連結送出及回饋製管機數據,達到電腦輔助製造功能(CAM)。
  6. 建立出貨備貨及估價流程機制,提昇出貨效率及估價正確率。

實施方法及過程

用專案管理流程以研討、建議改善方案、輔導、導入系統及伴隨訓練、咨詢等方式逐步檢討關鍵問題點,提出改善步驟及方法。

改善方法及步驟:

  1. 用料及庫存管控改善方法:應用鋼捲預領實領流程,實際解決鋼帶無法即時領 料及鋼管繳庫之困擾。並應用庫存條碼結合標簽達到精確庫存管制之目的。
  2. 製程改善方法:依鋼管材質、厚度及長度特性,配合既有作業流程,自動計算並展開正確的生產排程及製程,解決長期人工排程及製程作業耗時耗力並經常性出錯之困擾。
  3. 效率改善方法:製單結合製管機電腦,傳送生產數據至製管機並取回其生產數據,自動形成日報及繳庫資料,並快速計算現場生產人員及機器效率,達到電腦輔助製造之效果,解決長期無法計算效率及產能問題。
  4. 出貨改善方式:建立備貨制度,結合排車及託運績效流程,自動計算託運績效並改善出貨流暢性。
  5. 委外改善方式:建立裁剖分條加工計算,建立裁剖加工流程,可預算鋼捲用料 及裁剖後鋼帶各尺寸產出及實際驗收之繳庫品狀況,並建立委外加工管控流程。

成果及效益

  1. 訂單及計劃性生產,結合ERP排程及製程管理,建立足以信賴之ERP流程,解決長期人工生產管制耗時耗力易出錯之困擾。
  2. 庫存準確率大幅提升,解決長期庫存難以估計之壓力,並正確計算庫存成本。
  3. 解決效率長期難以計算之困擾,即時回饋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現場作業流暢性。
  4. 解決人工排車及貨運績效之計算困擾,讓出貨作業更順暢。
  5. 建立ERP委外作業流程制度,使委外流程更順暢。
  6. 快速估價,即時反應預估成本及準確報價,讓估價及報價作業時間大幅縮短。
少量多規格的鋼管系統化

成川鋼管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緣起

成川鋼管股份有限公司在導入ERP之前,所遇到的瓶頸如下:

  1. 鋼捲的利用率與鐵帶庫存不易控管。
  2. 鋼管餘料無法管控。
  3. 成本數據不易收集(黑手作業)。
  4. 鋼捲週轉、停滯不易控管。

因產業特性及人員素質,不易要求太多繁瑣的表單及數據控制。

計畫內容及目標

導入科展ERP整合系統,將總經理簡單管理及廠長的實務作業融入系統化與輔助 工具化,達到下列的目標:

  1. 鋼捲履歷追踪,除量的去處,再加上掌握時間流程。
  2. 減化收集精準的成本三要素,原料、人工與製造費用。

 實施方法及過程

應用PDCA流程,反覆逐步的完成作業上的困境,提昇作業效率及精準度。

1、鋼捲(原料)實體移動管控:

  • 利用進貨時每錈鋼捲來源鋼號(唯一)入每捲鋼號為最小控制單位入系統展開key的控管。
  • 進行分條時,利用來源鋼號產生關連列出分條條碼貼於鋼帶上。
  • 領取鋼帶製鋼管時,再將鋼帶條碼貼於工單上,供回系統掃瞄入帳用。

透過A、B、C作業與系統配合,能讓鋼捲履歷流暢的執行,且不失精準數據作業。

2、工單條碼化簡化報工時間控制 :

  • 各工單發行將工單號轉印條碼,上線報工及完工回報。
  • 工單指示領料及列示回庫餘料資料供確認(而非填寫),掌握實況。
  • 利用標示條碼(鋼號、分條條碼)及工單條碼整合即能掌握鋼號利用率(產出與進貨重量比);及其週轉情形。